「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北京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

2022-07-23 百科达人 By:来也
最佳答案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以下6个关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专项扣除赡养老人扣除标准赡养老人扣税标准是多少赡养老人扣除标准是什么赡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以下6个关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专项扣除赡养老人扣除标准
  • 赡养老人扣税标准是多少
  • 赡养老人扣除标准是什么
  • 赡养老人专项扣除标准?
  • 专项附加扣除赡养老人
  •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是什么?
  • 专项扣除赡养老人扣除标准

    法律分析:赡养老人的专项扣除标准为,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每月2000元扣除;非独生子女的,由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二十二条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所称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赡养老人扣税标准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条件和标准

    1.政策享受的条件

    如果您赡养的老人年满 60 周岁(含),即可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这里的老人,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2.扣除的标准和方式

    如果您是独生子女,则每月扣除 2000 元。如果您不是独生子女,则需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 2000 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人每月最多扣除不能超过 1000 元;具体分摊时,可兄弟姐妹平均分摊,也可以约定分摊或由老人指定分摊。其中,约定或指定分摊的,需要您和兄弟姐妹签分摊协议留存备查。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3.政策享受的起止时间

    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起止时间为,被赡养人年满 60 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

    4.需留存备查的资料

    如果您是非独生子女,并且采取了约定分摊或者指定分摊的扣除方式,则需要注意留存好相关书面协议等资料,积极配合税务机关查验。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 烟台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个税】,获个人所得税最新通知、年度汇算办理入口、办理指南、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个税计算器等。

    赡养老人扣除标准是什么

    赡养老人扣除标准如下:1、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2、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居民个人的赡养老人支出、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五项支出可以在税前予以扣除。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赡养老人专项扣除标准?

    赡养老人的专项扣除标准:赡养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赡养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专项附加扣除赡养老人

    个人所得税规定的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为: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第二十二条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二十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所称父母,是指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

    本办法所称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继子女、养子女。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比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扩展资料:

    同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0号)第三条规定,纳税人享受符合规定的专项附加扣除的计算时间分别为: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

    第十六条规定,纳税人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填报纳税人是否为独生子女、月扣除金额、被赡养人姓名及身份证件类型和号码、与纳税人关系;

    有共同赡养人的,需填报分摊方式、共同赡养人姓名及身份证件类型和号码等信息。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北京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猜你感兴趣
    「鬻」鬻爵怎么读音

    「鬻」鬻爵怎么读音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鬻,以下6个关于鬻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鬻是什么字,什么意思鬻是什么意思鬻怎么读音是什么鬻怎么读?鬻读什么鬻怎么读鬻是什么字,什么意思鬻字读音为:yù,意思有

    06-08 0阅读
    「萱草花原唱」萱草花原唱少儿版

    「萱草花原唱」萱草花原唱少儿版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萱草花原唱,以下6个关于萱草花原唱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萱草花》原唱《萱草花》原唱是谁?萱草花原唱是日本的吗?《萱草花》歌曲作者是谁?《萱草花》原唱是谁?萱

    06-08 0阅读
    「曲江区」曲江区政府官方网

    「曲江区」曲江区政府官方网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曲江区,以下6个关于曲江区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曲江区属于哪个省哪个市曲江区有什么镇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属于哪个省哪个市韶关市曲江区邮政编码曲江区景点广东省韶关

    06-08 1633阅读
    「涮火锅的黄喉是」涮火锅的黄喉是啥

    「涮火锅的黄喉是」涮火锅的黄喉是啥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涮火锅的黄喉是,以下6个关于涮火锅的黄喉是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吃火锅经常看到的黄喉,这道菜到底是什么部位?涮火锅的黄喉是什么部位重庆火锅里的黄喉是什么?火锅

    06-07 1432阅读
    「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有什么区别」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是怎么生产的

    「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有什么区别」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是怎么生产的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有什么区别,以下6个关于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有什么区别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有什么区别?高筋面粉与低筋面粉的区别是什么?高筋

    06-07 1417阅读
    「四个能力」四个能力三懂三会

    「四个能力」四个能力三懂三会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四个能力,以下6个关于四个能力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个能力是哪四个能力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个能力是哪四个能力?四个能力是什么一畅两会四个能力是

    06-07 128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