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姓夏的名人,以下6个关于姓夏的名人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历史上有哪些姓夏的名人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史记·谥法解》云:“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青龙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夏侯惇一生多在军旅,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概述内图片来源:叶雄《三国演义人物谱》)
本名
夏侯惇
别名
盲夏侯、夏侯元让
字
元让
所处时代
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
汉族
姓夏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夏无且(jū)
夏无且,生卒年不详,秦代始皇侍医,“荆轲刺秦王”一事之中的关键性人物。曾“以其所奉药囊提(dǐ)轲”(用他所捧的药袋朝荆轲掷去。)(荆轲为燕太子丹所派,行刺秦始皇),而被载《史记》之“刺客列传”。
2、夏恭
夏恭,公元前二0年左右至后二九年左右]字敬国,梁国蒙人。约生于汉成帝鸿嘉初年,约卒于光武建武五年左右。年四十九岁。习韩诗及孟氏易,为讲授,门徒常千余人,王莽末,盗贼纵横,攻没郡县。
3、夏竦
夏竦,字子乔,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4、夏圭
夏圭,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字禹玉,临安(今浙江杭州)人。早年画人物,后来以山水著称。他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
5、夏言
夏言,字公谨,汉族,江西贵溪人。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
夏姓名人及历史人物
夏区夫(?-前482):春秋时期陈国的卿大夫。
夏育:卫国名震遐迩的勇士,据说他力举千钧,能生拔牛尾。
夏无且:在荆轲谋刺秦王之时的侍医,由于"以药囊捉荆轲"。
夏宽:汉武帝时阳城内史。
夏勤:汉武帝时零陵太守。
夏勤:东汉人,历仕京宛二县令、零陵(今属湖南)太守、司徒等职,以才干见称。
夏恭(前20-约29):东汉光武帝时备受人敬仰的学者。
夏瞻:晋代杰出画家,工于人物、神像。
夏赤松:南朝宋著名棋手。
夏昱:唐代中书令兼尚书令。
夏圭: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南宋杰出的画家。
夏远:浙江会稽金华人,唐肃宗上元间(七六一)举进士第,授秘书郎。
夏承皓(956-1004):北宋真宗太平兴国初(即公元976年-983年)上平晋策,补右禁卫。
宋真宗景德元年甲辰(即公元1004年)契丹内寇,夏承皓由间道发兵,夜与契丹遇于河朔,力战虏骑,卒于阵,褒赠崇仪使。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
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
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
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执中(?-1196):宜春(今江西省宜春)人,宋代节度使,以贤扬名。
据传朝廷举庆礼,人皆争献珍奇,执中独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进之。
夏元鼎:南宋文学家、诗人。
夏友兰:元代教育家。
夏庭芝:元代作家。
夏迪:元代画家。
夏原吉(1367-1430):湖广湘阴(今属湖南省)人,明朝大臣,为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户部尚书。
夏昶(1388—1470):明代著名画家。
夏白眼::明代榄雕“圣手”。
夏言(1482-1548):明代政治家、文学家。
明朝二十四臣之一,以正直敢言自负。
夏允彝(1596年—1645年11月4日),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
崇祯十年中进士,任福建长乐县知县,体恤民情,革除弊俗,政绩优秀,为崇祯皇帝接见嘉奖。
然逢丧母及国难,未能升迁。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室福王在南京监国,任命他为吏部考功司主事。
弘光元年,清军进攻江南,夏允彝与陈子龙等在江南起兵抗清,兵败後,拒不降清。
于同年九月十七日投水殉节,时年50岁,谥“忠节”。
夏完淳(1631年—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
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华亭人,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
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
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
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七岁。
被俘後怒斥洪承畴,拒不降清,名扬后世。
夏敬渠:清代文学家、诗人。
夏燮:清代文学家、诗人。
历史上姓夏的名人有哪些
唐代 中书令兼尚书令:夏 昱
宋代文学家、诗人:夏元鼎
元代教育家:夏友兰
元代作家:夏庭芝
元代著名画家:夏 迪
明代著名画家:夏 昶、夏 霖、夏白眼、夏 鼎、夏仲昭
清代文学家、诗人:夏敬渠、夏 燮、
清朝出版家夏瑞芳、画家夏之鼎、戏曲家夏伦。现代的名人
夏凡 夏川结衣 夏于乔 夏雨 夏炎 夏韶声 夏梦
“夏”姓有哪些名人?
夏氏名人
夏姓名人辈出,早在先秦时的卫国,有一位名震遐尔的勇士夏育,传说他力举千钧,能生拔牛尾。在荆轲刺秦王时,有过一位名叫夏无且的侍医,由于他“以药囊提荆轲”,而名登《史记》的“刺客传”。秦以后,夏姓历代都有有所作为并且地位显赫的人物。比如,东汉的护羌校尉、北地太守夏育。三国魏有征西将军、都督夏侯玄,大将军夏侯敦,征西将军夏侯渊。宋代出了两位夏姓宰相:夏竦、夏昌朝。明代有历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户部尚书的夏原吉。清代有小说家夏敬渠。近代有诗人夏敬观,史学家、文学家夏曾佑。现代有著名文学家夏丐尊,著名文学家夏征农,还有两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和夏曦。
夏(Xià)夏姓源于姒姓,是大禹的后裔。西周初年,大禹的后裔东楼公被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建立了杞国,其后凡是没有被封的大禹的后裔基本都姓夏;杞国到杞简公时被楚国所灭,杞简公的弟弟佗逃亡到鲁国,佗的后世子孙也以夏作为自己的姓氏。夏姓还有一支源于妫姓,春秋时期,陈宣公杵臼的小儿子子西,字叫子夏,后来,子夏的孙子就以祖父的字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他的后代也就姓夏了。汉代有夏姓名人夏馥。夏统,晋朝人,自小贫困,但孝敬老人。
古代姓夏的名人都有谁?
1、夏育
东汉后期将领,乌丸校尉。东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农历四月,鲜卑攻打汉朝北部边塞。农历八月,汉朝派夏育从高柳县,破鲜卑中郎将田晏从云中郡,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匈奴单于从雁门郡,三路同时出兵讨伐鲜卑,出塞千余里,结果,汉军大败,损失兵马十之七八。
2、夏无且
夏无且(jū),生卒年不详,秦王嬴政侍医,“荆轲刺秦王”一事之中的关键性人物。曾“以其所奉药囊提(dǐ)轲”,而被载《史记》之“刺客列传”。《战国策》上也有记载。后来秦王嬴政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3、夏贺良
夏贺良(?-前5):西汉重平(今河北吴桥南)人。哀帝时,任待诏,谓汉家气运已衰,需改元易号。哀帝采其建议,以建平二年(前5)为太初元将元年,自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借此欺骗人民,企图挽救西汉垂危的统治。不久以“反道惑众”罪,被杀。
4、夏承皓
夏承皓(956-1004):北宋真宗太平兴国初(即公元976年-983年)上平晋策,补右禁卫。宋真宗景德元年甲辰(即公元1004年)契丹内寇,夏承皓由间道发兵,夜与契丹遇于河朔,力战虏骑,卒于阵,褒赠崇仪使。以子夏竦贵赠封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魏国公。
5、夏竦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夏姓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姓夏的名人」民国姓夏的名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