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桥的资料」有关桥的资料和图片英文

2022-10-20 到此一游 By:百科小能手
最佳答案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有关桥的资料,以下6个关于有关桥的资料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关于桥的知识有那些?关于【桥】的所有资料关于桥的资料关于桥的介绍,介绍各种桥有关桥的资料有关桥的资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有关桥的资料,以下6个关于有关桥的资料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关于桥的知识有那些?
  • 关于【桥】的所有资料
  • 关于桥的资料
  • 关于桥的介绍,介绍各种桥
  • 有关桥的资料
  • 有关桥的资料
  • 关于桥的知识有那些?

    1、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基础三部分组成。上部结构包括桥身和桥面;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基础有明挖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沉箱基础、管柱基础和承台等构成。

    2、主要作用:即为了解决跨水或产生与发展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若从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

    3、桥梁的产生:在人为桥梁之前,自然界由于地壳运动或其他自然现象的影响 ,形成了不少天然的桥梁形式。

    如浙江天台山横跨瀑布上的石梁桥,江西贵溪因自然侵蚀而成的石拱桥(仙人桥)以及小河边因自然倒下的树干而形成的 “独木桥”,或两岸藤萝纠结在一起而构成的天生“悬索桥”等等。

    扩展资料:

    桥梁按照受力特点划分,有梁式桥、拱式桥、刚架桥、悬索桥、组合体系桥(斜拉桥)五种基本类型。

    梁桥一般建在跨度很大,水域较浅处,由桥柱和桥板组成,物体重量从桥板传向桥柱。

    拱桥一般建在跨度较小的水域之上,桥身成拱形,一般都有几个桥洞,起到泄洪的功能,桥中间的重量传向桥两端,而两端的则传向中间。

    悬桥是如今最实用的一种桥,桥可以建在跨度大、水深的地方,由桥柱、铁索与桥面组成,早期的悬桥就已经可以经住风吹雨打,不会断掉,吊桥基本上可以在暴风来临时岿然不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桥

    关于【桥】的所有资料

    、关于桥的知识

    1.桥梁分类

    梁桥:梁式又称梁柱式,是在水中桥柱或桥墩,上搭横梁,连而成桥,有单跨多跨之分。

    浮桥:用舟或其他浮物作中间桥脚的桥梁。

    吊桥:故事设置在城壕上的桥,现在为悬素桥和斜拉桥的统称。

    拱桥:用拱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桥。

    立交桥:线路(如公路、铁路等)交叉时,为保证交通互不干扰而建造的桥梁。在既有线路之上跨越者又称跨线桥,在地下穿过者又称地道桥。

    2.我国古代桥梁的艺术风格:

    首先,表现在造型上,如曲线的柔和多变;

    其次,我国古桥十分重视与环境的协调,由于桥的存在,又增加了环境的美;

    第三,我国古代上有桥屋、亭、阁、栏杆以及牌坊等。

    二.桥话

    1.桥与山水山水本身就是美丽的,桥在这样的天然图画中,真是相得益彰。杜甫诗“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白居易诗“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等,就描写了山光水色与桥共同构成的美景。

    2.桥与园林园林里山有水必有桥,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互相映衬,缺一不可。欧阳修的“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这两句诗,就是对此的写照。

    3.桥与文艺桥在水上山间,凌空越阻,千姿百态,普度众生,历来是文学和艺术中的绝好题材。著名的如苏州的枫桥,在诗歌中,除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外,还有杜牧的“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等。绘画中,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结构非常巧妙。戏剧里,光京剧里演出“桥戏”的就不少。最著名的是《长坂坡》,还有《断桥》、《草桥惊梦》等。神话传说里“鹊桥”的故事源远流长,张果老倒骑驴过桥的故事也是妇孺皆知。

    4.桥的历史故事建于1937年的钱塘江大桥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这一点你也许知道;不过你可知道,这座大桥1937年9月26日通车,12月23日就被我方自行炸毁,为的是不让它为侵华日军服务!

    三.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桥

    1.中国古代桥梁之最

    现存最古老的敞肩拱石桥是河北赵县赵州桥。隋朝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595~605年)建。

    现存最早的也是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江苏苏州宝带桥。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始建。

    现存最早的十字桥是山西晋祠鱼沼飞梁,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建。

    最早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是广州潮州广济桥。明宣德十年(1435年)建。

    仅有的五亭桥位于江苏扬州瘦西湖。

    2.立交桥给城市增添了现代化气息。

    北京市兴建最早的道路立交桥是位于昌平路上的白浮桥、蓝靛厂路上的八里庄桥和车道沟桥三座跨路、跨河立交,均成建于1966年。1974年在城区建成第一座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交---复兴门桥。

    四元桥位于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京顺路与四环路交叉处,是四层全互通式大型立交桥,共有大小桥梁26座,总长度2.6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立交桥。玉蜓桥位于南二环路与东浦路交叉处,是三层互通式蜻蜓型立交桥。

    3.建造海底隧道耗资巨大,施工期长,因而人们更多地选择了跨海大桥。

    目前,世界上较大的跨海大桥已达三十多座。位于波斯湾上的巴林—沙特阿拉伯跨海搭桥全长25公里,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意大利墨西拿大桥把状似皮靴的本土与状似足球的西西里岛连为一体。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跨度虽然只有1560米,但它却是一座架在欧、亚两洲上的洲际桥梁。

    有人的地方就有山水,也就有桥,中国桥文化与中国的山水文化一样,是世界文化、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桥诞生于氏族公社时期,距今已有4000至6000年历史。东汉时期,基本形成了梁桥、拱桥、吊桥、浮桥四种桥梁体系。隋唐-宋时期,古代桥梁建筑技术达到巅峰,随后的元明清三代,将前人的造桥技术进行全面总结,初步形成各种桥型的设计、施工规范、十九世纪后期,以砖木为主要材料的古代桥梁被现代化大桥代替,立交桥、跨海、钢架大桥呈现出现代文明特征。

    关于桥的资料

    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确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 (如道路、铁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设施 (如管道、电缆等)跨越天然障碍 (如河流、海峡、峡谷等)或人工障碍 (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构造物。桥的目的是允许人、车辆、火车或船舶穿过障碍。桥可以打横搭着谷河或者海峡两边,又或者起在地上升高,槛过下面的河或者路,让下面交通畅通无阻。 “桥”原本是一种高大的树(参见乔木),因为够高大,砍下来就够长放在河面,可以连着两边岸,即独木桥。启闭式桥梁给大船通过的空间。另有文学作品,电影,体操术语和滑板术语等以此为名。 桥梁【bridge】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 桥梁一般讲由五大部件和五小部件组成,五大部件是指桥梁承受汽车或其他车辆运输荷载的桥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是桥梁结构安全的保证.包括(1)桥跨结构(或称桥孔结构.上部结构)、(2)支座系统、(3)桥墩、(4)桥台、(5)墩台基础.五小部件是指直接与桥梁服务功能有关的部件,过去称为桥面构造.包括(1)桥面铺装、(2)防排水系统、(3)栏杆、(4)伸缩缝、(5)灯光照明. 桥的分类 按用途分为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机耕桥、过水桥。 按跨径大小和多跨总长分为小桥、中桥、大桥、特大桥。 按结构分为梁式桥,拱桥,钢架桥,缆索承重桥(斜拉桥和悬索桥)四种基本体系,此外还有组合体系桥 按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式桥、中承式桥、下承式桥 按使用年限可分为永久性桥、半永久性桥、临时桥 按材料类型分为木桥、圬工桥、钢筋砼桥、预应力桥、钢桥 桥梁分类 多孔跨径总长L(米) 单孔跨径L0(米) 特大桥 L>1000 L0>150 大桥 100≤L≤1000 40≤L0≤150 中桥 30 评论 0 0 加载更多

    关于桥的介绍,介绍各种桥

    关于桥的介绍:

    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确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 (如道路、铁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设施 (如管道、电缆等)跨越天然障碍 (如河流、海峡、峡谷等)或人工障碍 (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构造物。

    关于各种桥的介绍:

    1.卢沟桥(Lugou Bridge)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2.赵州桥(Zhaozhou Bridge),又称安济桥,俗称大石桥,是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由隋朝匠师李春建造,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始建于隋开皇十五年至隋大业元年(公元595年—605年)。

    3.广济桥,即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区著名文物旅游胜地,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4.洛阳桥(Luoyang Bridge),曾用名“万安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扩展资料:

    卢沟桥在北京市中心西南方约15公里处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跨越卢沟河(今永定河)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卢沟桥下的永定河长年无水,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曾重新给水。桥东为宛平县城,明朝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

    卢沟桥作为北京市现存最古的石造联拱桥,也是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9.3米。卢沟桥有十座桥墩,共11个桥孔,桥身全部为石体结构,关键部位由银锭铁榫连接。桥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为分水尖。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及桥东头的宛平县城发生“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在事变中,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桥面上加铺柏油。此外还修缮了石栏、望柱(包括柱头石狮)及碑亭。1961年卢沟桥及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卢沟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州桥

    有关桥的资料

    历史:世界上的第一座桥究竟出自何处、谁人之手,已无法考证。因为自从有了道路之后,当人们遇到河流、沟壑阻碍时,就会想到要采用某种方式跨越障碍。最初的桥可能只是架在小河沟两岸或河中礁石上的一根树干、一块石板。后来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最早的木桥和石桥。

    石拱桥──我国河北省赵县城南5里有一座拱形大石桥,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它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这座桥是隋朝工匠李春、李通等建造的,距今已近1400年。它造型美观,结构别致。像这样的桥,欧洲19世纪中叶才发现,比我国晚1200余年。

    铁桥──1779年,英国的亚伯拉罕─达比在英格兰中部科布鲁克代尔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铁桥。这座横跨塞汶河的铁桥,使用5列铸铁肋构成30米长的单跨半圆拱。桥的铸件有不少精巧的构想。

    悬索桥──原始悬索桥柔软易弯,不利于车辆行走。现代悬索以钢缆悬挂加肋的桥板,已解决了这个问题。西文第一座水平桥面的悬索桥设计,见于1595年奥地利主教瓦兰佐奥的著作中。该设计把铁杆连在一起构成悬索。1801年芬利首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雅各溪上建造了悬索桥,桥长21米。

    1803年,法国率先建造钢丝缆索桥。塞昆建造了几座跨度长达90多米的桥。维克发明了在桥上用一根根钢丝构成缆索。而不必把沉重的钢丝缆索吊到桥塔项上。

    钢筋混凝土桥──世界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是1899年建于苏格兰连芬南的混凝土高架桥,每拱跨度为15米。21个桥拱顶上各有一铰链,使墩基可以移动。工程师梅拉特最早懂得三铰链作用,他于1901年在瑞士建成首座三铰拱桥,是细长的钢筋混凝土桥。

    预应力混凝土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出高强度钢材,佛莱辛奈将其应用于桥梁设计中。他于1948年至1950年间在法国马恩河上先后建造了5座预应力混凝土桥,分别位于爱斯勃利、安奈、特里巴度士、查吉斯和尤西。各桥采用平拱,远较过去的桥拱平坦得多。

    歇后语:三人过独木桥——有先有后

    宋太祖陈桥兵变——取而代之

    田膛上搭桥——不是路

    铁拐李走独木桥——够呛;走险

    瞎子打过独林桥——错路一条

    香签搭桥——难过

    小河上没桥——将就过吧

    小脚婆娘过独木桥——摇摇摆摆

    朽木搭桥——存心害人

    朽木搭桥——难过

    竹竿子搭桥——难过

    醉汉过铁索桥——上晃下摇

    扁担括进桥眼里——担不起

    筷子搭桥——路不宽

    烂板桥上的龙王一一不是好东西

    没桥顺河走——绕来绕去

    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

    桥孔里伸扁担——担当不起

    牵牛花儿当喇叭吹——闹着玩牵瘸驴上窟窿桥——锥戳不动

    天上架桥——想到办不到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半夜过独木桥——步步小心

    白娘子突断桥——想起旧情来

    背媳妇过独木桥——又惊又喜

    笨驴子过桥——步步难

    踩着高跷过独木桥——艺高人胆大

    踩着银桥上金桥——越走越亮堂

    曹操八十万兵马过独木桥——没完没了

    船到桥头——不顺也得顺

    灯草搭浮桥——走不得

    顶大风过独木桥——担风险

    独木桥——难过

    独木桥上踩车——别拐弯

    独木桥上唱猴戏——不要命;玩命干

    独木桥上钉木版——故意让人过不去

    独木桥上散步——走险

    独木桥上睡觉——翻不了身

    独木桥上走骆驼——担风险的事

    短板子搭桥——不顶用;不顶事

    短木搭桥——难到岸

    扶着桥栏杆过河——生怕掉进去

    扶着桥栏过河——生怕掉在水里

    扶着醉汉过破桥——上晃下摇

    刚下桥的新媳妇——不好看也爱看

    鸽桥相会——一年一度

    过河拆桥——不留后路

    湖面上的九曲桥——穹穹多

    火柴棍搭桥——难过

    近视眼过独木桥——放不开步子

    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枯木搭桥——存心害人

    癞皮狗上桥——招摇撞骗

    烂板搭桥——不顶事

    烂板子搭桥——白搭;难过

    烂柱子塔桥——不牢靠

    老太太走独木桥——难过

    芦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

    芦沟桥上石狮子——数不清

    麻秆搭桥——把人跌闪得好苦

    麻秆搭桥——难过

    麻秆搭桥——难过;担当不起

    麻秆搭桥——相当不起

    木炭搭桥——难过

    骑马过独木桥——回头难

    骑马上独木桥——回不得头

    牵牛过独木桥——难过

    牵牛走纸桥——过不去

    牵瘸驴上窟窿桥——锥戳不动

    桥顶上盖楼——上下空

    桥顶上盖搂——上下空

    桥孔里插扁担——担不起

    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成语: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逢山开道,遇水造桥

    遇水叠桥 〖解释〗遇水阻拦,就架桥通过。形容不怕阻力,奋勇前进。

    桥是桥,路是路 〖解释〗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同“桥归桥,路归路”。

    船到桥门自会直 【出处】茅盾《赛会》:“算了罢!船到桥门自会直!忘八才去赶他妈妈的夜市!” 【解释】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示例】我不相信~【故事】

    遇水架桥 见“遇水迭桥”。

    遇水迭桥 遇水阻拦,就架桥通过。形容不怕阻力,奋勇前进。

    舌桥不下 形容惊讶的神态。

    过桥拆桥 见“过河拆桥”。

    修桥补路 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桥归桥,路归路 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过河拆桥 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过桥抽板 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故事:徽州古桥故事多

    目前在安徽省古徽州地域内的大小古石桥仍有120多座,其中有80余座被省、市、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桥大都是历代徽商浪迹天涯,艰辛创业,挣钱回乡所建。

    歙县六水回澜、练江环绕,水多自然桥也就多,因此赢得“桥城”美名。横卧在练江之上的3座大古桥,姿色各异,流传着美丽传说。

    太平桥以长著称,该桥为16孔拱形石桥,桥身为红色砂砾岩,全长268米,宽7.1米,高13米。在我国的古石桥中,石拱成单不成双,而太平桥却为16孔。据说,该桥原为木结构,始建于南宋端平元年,因每年雨季涨水,三年两头桥毁人淹。相传明弘治年间,当地一位孤寡老太临终时将自己一生积攒的银两全部捐出,建议建座石桥,此举感动众人,大家纷纷筹资投劳,历时数年石桥建成。为纪念这位寡妇,人们特意加筑一石拱,当年的太平桥也叫“寡妇桥”。

    紫阳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有9孔,长140米,宽10米,高却有14米,过往船只不落桅杆直穿而过,是安徽省最高的古石桥。传说清同治年间,一些富商聚集在紫阳渡口商谈建桥事宜。有几位进城卖柴归乡的农夫也想探个究竟,富商却嫌他们碍事。农夫当场发誓要造第一个桥墩。他们数年风雨无阻,建起了一个桥墩,而且把它加高,那些紧随其后每人承担一孔的富商,只好咬着牙把桥墩也建得那么高。

    万年桥建于明万历元年,桥设9孔,长153米,石料为青一色花岗岩,桥面桥栏为石板铺筑。

    古徽州其他地方的古石桥均各有特色。休宁齐云山下的登封桥,建于明万历十五年,8墩9孔,青石砌筑,原桥中有亭庙,两端各有石坊。桥头古树浓阴,水埠槌声阵阵,江上竹筏漂流,清清的碧水倒映着古桥的身影。来到万安镇轮车村,眼前的轮车桥小巧玲珑,长仅15米,爬山虎布满桥体。

    黟县的万松桥和通济桥可以说是徽州古桥中的“小家闺秀”,它们均为2墩3孔,一为清朝所建,一为金朝遗产。在祁门秀丽的闾江上,横卧着平政桥和仁济桥一对姊妹桥,通称“闾江双虹”。其中仁济桥的桥面呈曲廊梯级布局,两边栏柱,蹲狮相对,石板桥面,溜光发青,一派贵族豪气。

    徽州古桥中,有一种把亭和桥融为一体的廊桥。这歙县许村的高阳桥为元代许友山所建,单墩双孔,砖木结构的桥廊内分7间,中间顶部彩绘云龙飞凤、两侧有佛座和纸炉。棉溪河上的北岸廊桥建于清代,2墩3孔,长33米,廊内分11间,中间有佛龛。东侧墙上辟8个大方窗,西侧辟8个风洞窗,样式各异,有满月、花瓶、桂叶、葫芦等形状。如今该廊桥内摆摊设点,已成为一条商业走廊。唐模高阳桥已成为茶道戏剧表演的舞台。岩寺洪桥作为当年新四军的哨卡,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有关桥的资料

    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说文》

    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史记•秦本纪》

    洛水桥边春日斜。――刘禹锡《浪淘沙》

    长桥卧波。――唐•杜牧《阿房宫赋》

    桥边红药。――宋•姜夔《扬州慢》

    桥边一带。――《广东军务记》

    又如:桥阁(傍山架木为路。即栈道,阁道);桥津(桥头。津,水边渡口)

    器物上的横杆

    奉席如桥衡。――《礼记•曲礼》。注:“井上桔槔。”

    又如:鞍桥

    木名

    桥 架桥,修桥

    △jiāo

    1.桔槔。井上汲水工具。或指桔槔上的衡木。

    2.通"憍"。骄傲。参见"桥泄"。

    △jiǎo

    1.山行用具。《史记•河渠书》:"[禹]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裴骃集解引徐广曰:"桥,近遥反。一作'檋'。檋,直辕车也。"一说即轿。

    2.通"矫"。矫正。

    3.通"矫"。伪,虚假。参见"桥言"。

    4.通"挢"。翘起;伸出。

    5.劲疾。

    桥的概念

    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组成。上部结构包括桥身和桥面;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它们高悬低卧,形态万千,有的雄距山岙野岭,古朴雅致;有的跨越岩壑溪间,山川增辉;有的坐落闹市通衢,造型奇巧;有的一桥多用,巧夺天工。不管风吹雨淋,无论酷暑严冬,它们总是默默无闻地为广大的行人、车马跨江过河,飞津济渡。

    桥的意义与特点

    建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若从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故说文解字段玉裁的注释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说明桥的最初含意是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以后方有引伸为架于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和架于楼阁宫殿间的“飞阁”等天桥形式。

    中国山川众多、江河纵横,是个桥梁大国,在古代无论是建桥技术,还是桥梁数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千百年来,桥梁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各自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条件和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时间,遂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桥梁形式,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体说来大致有如下特点:

    (一) 地域性。我国土地辽阔,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的桥梁,受所在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的影响,因地制宜,都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风格和特色。如北方中原地区,黄河流域,地势较为平坦,河流水域较少,人们运输物资多赖骡马大车或手推板车。因此,这里的桥梁多为宽坦雄伟的石拱桥和石梁桥,以便于船只从桥下通过;西北和西南地区,山高水激、谷深崖陡,难以砌筑桥墩,因此,多采用藤条、竹索、圆木等山区材料,建造绳索吊桥或伸臂式木梁桥;岭南闽粤沿海地区,盛产质地坚硬的花岗岩石,所以石桥比比皆是;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因竹材丰富,便到处可见别具一格的各式竹材桥梁。从桥梁的风格上看,北方的桥如同北方的人,显得粗犷朴实;南方的桥也同南方的人,显得灵巧轻盈。当然,这跟自然地理也有极大关系,如北方的河流因水流量欺负变化很大,又有山洪冰块冲击,故桥梁必须厚实稳重;而南方河流水势则较平缓,又要便于通航,故桥梁相对较纤细秀丽。

    (二) 多种多样性。我国是个文明古国,地大物博,山河奇秀,南北地质地貌差异较大,因此对建桥的技术要求也高。大约在汉代时,桥梁的四种基本桥型:梁桥、浮桥、索桥、拱桥便已全部产生了。这四种桥根据其建筑材料和构造形式的不同,又分别演化出:木桥、石桥、砖桥、竹桥、盐桥、冰桥、藤桥、铁桥、苇桥、石柱桥、石墩桥、漫水桥、伸臂式桥、廊桥、风雨桥、竹板桥、石板桥、开合式桥、溜索桥、三边形拱桥、尖拱桥、圆拱桥、连拱桥、实腹拱桥、坦拱桥、徒拱桥、虹桥、渠道桥、曲桥、纤道桥、十字桥,以及栈道、飞阁等等,几乎应有尽有,什么形式的古桥,在我国都能找到。

    (三) 多功能性。我国古代的匠师建桥,很注意发挥桥梁的最大效益,既能考虑到因地制宜、一切从实用出发,又能考虑使桥梁尽量起到多功能的作用。如江南的拱桥多为两头平坦,中间高拱隆起,使之既产生造型上的弧线美,又利于行舟。而南方地区广见的廊式桥,则更充分反映了一桥多用的特点。南方雨多日照强,桥匠便在桥上修建廊屋,这不仅为过往行人提供了躲避风雨日照、便于歇息的场所,而且还增加了桥梁的自重,以免洪水把桥冲掉,并起到保护木梁、铁索不受风雨腐蚀的作用。特别是很多此类廊桥,因是人员过往要冲,故还利用它兼作集市、住宿和进行商业活动。如广东潮安县的湘子桥,这座桥全长五百余米,?quot;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称,桥中设一段可以开合的浮桥,以利通航;桥上建廊屋、楼后做集市,其间店面栉比,自晨至暮,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以至不闻不见咆哮的潮水和宽阔的江面,故民间流传有“到了湘桥问湘桥”的笑话。

    (四) 群众公益性。桥梁自产生始,便以属于民众共有的社会性出现。我国的传统建筑,一般为私有性,唯有桥梁(除私有的园林中桥梁外),不管是官修私建的,都为社会所公有。故数千年来,爱桥护路成为一种良好风尚,而“修桥铺路”则是造福大众的慈善行为,被民众所推崇。因此,修桥或建桥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查看史志,我国历来修桥建桥的方式,大概有四种:一是民建,即由一家一姓独立建桥;二是募捐集资,报经官府支持,协力兴建。此种最为多见,如著名的赵州桥、泉州洛阳桥等,都是用此方式建成的;三是官倡民修,由地方官倡导,士绅附和认捐,并指派官吏或商绅主持完成。此多属较大的桥梁;四是全由官府拨款施工兴建的。所以,我国古桥遍布各地,连穷乡僻壤也多建桥。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居世界首位。

    桥的产生与发展

    在人为桥梁之前,自然界由于地壳运动或其他自然现象的影响 ,形成了不少天然的桥梁形式。如浙江天台山横跨瀑布上的石梁桥,江西贵溪因自然侵蚀而成的石拱桥(仙人桥)以及小河边因自然倒下的树干而形成的 “独木桥”,或两岸藤萝纠结在一起而构成的天生“悬索桥”等等。人类从这些天然桥中得到启示,便在生存过程中,不断仿效自然。开始时大概是利用一根木料在小河上,或氏族聚居群周围的壕沟上搭起一些独木桥(桥之所以始称“梁”,也许便是因这种横梁而过的原故),或在窄而浅的溪流中,用石块垫起一个接一个略出水面的石蹬,构成一种简陋的“跳墩子”石梁桥(后园林中多仿此原始桥式,称“汀步桥”、“踏步桥”)。这些“独木桥”“跳墩子桥”便是人类建筑的最原始的桥梁,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由低级演进为高级,才逐渐产生各种各样的跨空桥梁。

    我国的桥梁,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包括此前的历史时代,这是古桥的创始时期。此时的桥梁除原始的独木桥和汀步桥外,主要有梁桥和浮桥两种形式。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多数只能建在地势平坦,河身不宽、水流平缓的地段,桥梁也只能是写木梁式小桥,技术问题较易解决。而在水面较宽、水流较急的河道上,则多采用浮桥。

    第二阶段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和三国,是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秦汉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个璀璨夺目的发展阶段,这时不仅发明了人造建筑材料的砖,而且还创造了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题的拱券结构,从而为后来拱桥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战国时铁器的出现,也促进了建筑方面对石料的多方面利用,从而使桥梁在原木构梁桥的基础上,增添了石柱、石梁、石桥面等新构件。不仅如此,它的重大意义,还在于由此而使石拱桥应运而生。石拱桥的创建,在中国古代建桥史上无论是实用方面,还是经济、美观方面都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石梁石拱桥的大发展,不仅减少了维修费用、延长了桥的使用时间,还提高了结构理论和施工技术的科学水平。因此,秦汉建筑石料的使用和拱券技术的出现,实际上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故从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约莫在东汉时,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

    第三阶段是以唐宋为主的,包括两晋、南北朝和隋、五代时期,这是古代桥梁发展的鼎盛时期。隋唐国力较之秦汉更为强盛,唐宋两代又取得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统一,工商业、运输交通业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等十分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东晋以后,由于大量汉人贵族官宦南迁,经济中心自黄河流域移往长江流域,使东南水网地区的经济得到大发展,经济和技术的大发展,又反过来刺激桥梁的大发展。因此,这时创造出许多举世瞩目的桥梁,如隋代石匠李春首创的敞肩式石拱桥--赵州桥,北宋废卒发明的叠梁式木拱桥--虹桥,背诵创建的用筏形基础、植蛎固墩的泉州万安桥,南宋的石梁桥与开合式浮桥相结合的广东潮州的湘子桥等。这些桥在世界桥梁史上都享有盛誉,尤其是赵州桥,类似的桥在世界别的国家中,晚了七个世纪方才出现。纵观中国桥梁史,几乎所有的重大发明和成就,以及能争世界第一的桥梁,都是此时创建的。

    第四阶段为元、明、清三朝,这是桥梁发展的饱和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创造和技术突破。这时的主要成就是对一些古桥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并留下了许多修建桥梁的施工说明文献,为后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资料。此外,也建造完成了一些像明代江西南城的万年桥、贵州的盘江桥等艰巨工程。同时,在川滇地区兴建了不少索桥,索桥建造技术也有所提高。 到清末,即1881年,随着我国第一条铁路的通车,迎来了我国桥梁史上的又一次技术大革命。

    桥的类型与形式

    按主要材料分

    木、石、砖、竹、藤、铁、盐、冰桥

    木桥是最早的桥梁形式,我国秦汉以前的桥几乎都是木桥。如最早出现的独木桥、木柱梁桥。约商周时便出现浮桥,战国前后又出现排柱式木梁桥和伸臂式木梁桥。但因木材本身的特性,如质松易腐以及受材料强度和长度支配等,不仅不易在河面较宽的河流上架设桥梁,而且也难以造出牢固耐久的桥梁来,因此,南北朝始遂为木石混合或石构桥梁所取代。

    石桥和砖桥。一般是指桥面结构也是用石或砖料来做的桥,但纯砖构造的桥极少见,一般是砖木或砖石混合构建,而石桥则较多见。到春秋战国之际便出现了石墩木梁跨空式桥,西汉进一步发展为石柱式石梁桥,东汉则又出现了单跨石拱桥,隋代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式单孔弧形石拱桥,唐代李昭得造出了船形墩多孔石梁桥。宋代是大型石桥蓬勃发展的时期,创造出像泉州洛阳桥和平安桥那样的长达数里横跨江海交汇处的石梁桥,以及像北京芦沟桥和苏州宝带桥那样的大型石拱桥。

    竹桥和藤桥。主要见于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一般只用于河面较狭的河流上,或作为临时性架渡之用。早期的主要是一种索桥,南北朝时称竹质的溜索桥为“笮桥”。后来出现了竹索桥、竹浮桥和竹板桥等。铁桥,在古代包括铁索桥和铁柱桥两种。前者属于索桥类,较多见,约在唐代便出现;后者属于梁桥类,实为木铁混合桥,极少见,在江西见一例。

    盐桥和冰桥。主要见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前者主要见于青海盐湖地区,后者主要见于北方寒冷地区。

    按结构及外观分

    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种基本类型。

    梁桥。又称平桥、跨空梁桥,是以桥墩做水平距离承托,然后架梁并平铺桥面的桥。这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桥,在历史上也较其它桥形出现为早。它有木、石或木石混合等形式。先秦时梁桥都是用木柱做桥墩,但这种木柱木梁结构,很早就显出其弱点,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起而代之的是石柱木梁桥,如秦汉时建成的多跨长桥:渭桥、灞桥等。约在汉代时桩基技术发明,于是出现了石桥墩,标志着木石组合的桥梁能够越跨较宽大的河道能经受住汹涌洪浪的冲击。但由于石墩上的木梁不耐风雨侵蚀,于是便在桥上建起了桥屋,保护桥身,此桥型(廊桥)后多见于南方,但最早都见于黄河流域。中小型的石梁或石板桥,构造方便,材料耐久,维修省力,是民间最为喜用的一种桥形,尤其是南宋后,在福建泉州地区十分盛行,创造了许多长大的石梁桥。梁桥若中间无桥墩者,称单跨梁桥;若水中有一桥墩,使桥身形成两孔者,便称双跨梁桥;若两墩以上者,便称多跨梁桥。

    浮桥。又称舟桥、浮航、浮桁,因其架设便易,常用于军事目的,故也称“战桥”--一种用于数十百艘木船(也有用木筏或竹筏连横于水上的)连锁起来并列于水面,船上铺木板供人马往来通行的桥。若按严格意义上的桥:是以跨空和有柱墩为标志的话,那它还不是十足意义上的桥。浮桥主要建于河面过宽及河水过深或涨落起伏大,非一般木石柱梁桥所能济事的地方。浮桥两岸多设柱桩或铁牛、铁山、石囷、石狮等以系缆。隋大业元年在洛阳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桥,是第一次用铁链连接船只的浮桥。浮桥目前在我国南方如江西、浙江、广西等地方仍常见用。

    浮桥的优点:一是施工快速,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军围攻武昌,只用一夜时间就建成两座横跨长江的浮桥。二是造价低廉,明代邹守益在《修凤林浮桥记》中,曾对石桥与浮桥做过比较:“若用石梁桥,要费千金,而用浮桥,则费五百金便可,可根据需要而定。”三是开合随意,拆除和架设都很方便。缺点是载重量小,随波上下动荡不定,且抵御洪水能力弱,常需及时拆撤,并要人照看,管理繁琐,舟船、桥板与系船的缆绳要经常修葺和更换,维护费用昂贵。因此,很多浮桥的最后归宿,都向木梁桥、石梁桥或石拱桥发展。

    索桥。也称吊桥、绳桥、悬索桥等,是用竹索或藤索、铁索等为骨干相拼悬吊起的大桥。多建于水流急不易做桥墩的陡岸险谷,主要见于西南地区。其做法是在两岸建屋,屋内各设系绳的立柱和绞绳的转柱,然后以粗绳索若干根平铺系紧,再在绳索上横铺木板,有的在两侧还加一至两根绳索作为扶栏。始见于秦汉,如秦李冰曾在四川益州(今成都)城西南建成的一座笮桥,又名"夷里桥",便是座竹索桥。现存著名的有建于明清时的泸定铁索桥、灌县竹索桥等。过索桥感觉非常惊险,正如古人形容过索桥的那样:“人悬半空,度彼决壑,顷刻不戒,陨无底谷。”唐代和尚智猛称:“窥不见底,影战影栗。”其实真正渡之还是安全的,正如《徐霞客游纪》对贵州盘江桥评价的那样:“望之飘然,践之则屹然不动。”

    拱桥。在我国桥梁史上出现较晚,但拱桥结构一经采用,便迅猛发展,成为古桥中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桥型,即使在今天,它也仍有继续发展的广阔前景。拱桥有石拱、砖拱和木拱之分,其中砖拱桥极少见,只在庙宇或园林里偶见使用。一般常见的是石拱桥,它又有单拱、双拱、多拱之分,拱的多少视河的宽度来定。一般正中的拱要特别高大,两边的拱要略小。依拱的形状,又有五边、半圆、尖拱、坦拱等之分。桥面一般铺石板,桥边做石栏杆。拱桥的形象最早见于东汉画像砖上,是由伸臂木石梁桥在发展过程中又受墓拱、水管等形状影响而产生的。文献记载见于南北朝时的《水经注》中,现存最早的实物和最具代表性的是隋代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石拱桥的发券,明以后,尤其在清代,则盛行用整券,即“桶状发券”。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有关桥的资料」有关桥的资料和图片英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猜你感兴趣
    「楠溪江一日游」楠溪江一日游最佳地方

    「楠溪江一日游」楠溪江一日游最佳地方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楠溪江一日游,以下6个关于楠溪江一日游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楠溪江一日游」楠溪江一日游最佳地方》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

    04-01 293阅读
    「莫愁湖公园」莫愁湖公园开放时间

    「莫愁湖公园」莫愁湖公园开放时间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莫愁湖公园,以下6个关于莫愁湖公园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莫愁湖公园」莫愁湖公园开放时间》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

    04-01 272阅读
    「铁岭旅游景点大全」铁岭旅游景点大全铁岭高尔夫俱乐部到象牙山距离

    「铁岭旅游景点大全」铁岭旅游景点大全铁岭高尔夫俱乐部到象牙山距离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铁岭旅游景点大全,以下6个关于铁岭旅游景点大全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铁岭旅游景点大全」铁岭旅游景点大全铁岭高尔夫俱乐

    04-01 207阅读
    「恩施大峡谷景区」湖北恩施大峡谷旅游攻略

    「恩施大峡谷景区」湖北恩施大峡谷旅游攻略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恩施大峡谷景区,以下6个关于恩施大峡谷景区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恩施大峡谷景区」湖北恩施大峡谷旅游攻略》之后,是否是

    04-01 235阅读
    「黑竹沟」黑竹沟镇

    「黑竹沟」黑竹沟镇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黑竹沟,以下6个关于黑竹沟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黑竹沟」黑竹沟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

    04-01 238阅读
    「泰安旅游景点」泰安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泰安旅游景点」泰安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泰安旅游景点,以下6个关于泰安旅游景点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泰安旅游景点」泰安旅游景点大全排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

    04-01 227阅读